主页 > 科普宣传 > >【安防课堂】意外伤害在身边 “神兽”宅家有风险
科普宣传

【安防课堂】意外伤害在身边 “神兽”宅家有风险

时间:2020-05-08 10:45供稿单位:国家卫健委打印字号:点击量:

本以为小“神兽”们宅在家里,减少户外活动,也能减少意外伤害发生的几率。其实,家是发生儿童意外伤害最多的场所,阳台、楼梯、高架床等对儿童来说都是危险源,家长们千万不能大意。

 
 
 
 

 

01

高空坠落频发 别让悲剧重演

不攀爬楼梯 不在台阶逗留

 

学龄前期至学龄期的阶段,创伤是导致幼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很多幼儿园、学校受新冠疫情影响闭园闭校、延迟开学。原本闭门在家是最安全的方法,可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也隐藏着意想不到的危险。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复式楼,尤其是乡村自建房,那么楼梯便成为了危险的“杀手”。幼儿期的孩子对于周遭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感,更是热衷于攀爬楼梯。可是很多楼梯在装修时并没有良好的安全措施,这直接导致幼儿在玩耍过程中容易发生踩踏不稳,从楼梯间隙掉落等意外伤害。因此,请各位家长在孩子还不能自主上下楼梯的时候,一定要陪伴在身侧,教育孩子不要在楼梯上玩耍、嬉戏打闹。最好在楼梯边加强安全防护措施,以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远离危险角落 不去楼顶玩耍

 

春光灿烂之际带着孩子晒晒太阳,又担心人群密集,这时自家楼顶就成了最佳的“旅游圣地”。可楼顶却并不是安全之处,甚至有些自建房,楼顶并没有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有些家长就直接带着孩子上楼顶,晒衣服、晒干粮、野炊小憩,但孩子危险意识薄弱,往往在玩耍打闹中,忽视身边的危险角落,一不留神就踩空坠落,造成不可逆的意外创伤。

 

因此,非特殊必要时,请各位家长不要带着孩子去楼顶,屋顶等危险地区,并加强孩子的安全意识,严防杜绝此类危险。

加强窗台防护措施 提高儿童安全意识

 

儿童对高度的认知是伴随动作的发展和对外部世界的探索而成长起来的。尤其是8岁以下的孩子,他们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好动、喜欢爬高,很容易爬到阳台窗口等危险地方。年纪稍大的孩子有着较强的行动力,他们会搬起椅子,趴在窗口观望,稍不留神就会出现意外。

 

据不完全统计,60%的儿童意外伤害是通过攀爬窗口坠楼而引起的。因此家长们务必要在孩子可触及的所有窗户上都安装防护栏和防盗网,并把窗户边的杂物、椅子等家具收起,教育孩子不能用来登高攀爬,更要与孩子们严格讲明攀爬窗户会带来的严重后果,让他们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远离危险边缘。

02

孩子又来厨房?家长多加小心

盯紧厨房的危险源

 

 家长一定要把厨房里的刀具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不能让孩子拿着刀具玩耍。如果孩子有乱摸乱拿的习惯,一定要想办法让他改正。家长们可以用“体验法”。比如,先让孩子摸一下黄瓜之类的蔬菜,家长再拿着锋利的刀,示范切菜。这样孩子知道了刀的锋利,一般来说,也不敢再乱拿刀了。

 

厨房的电热水壶壶壁为金属材质、缺少隔热设计,可能对触碰它的儿童造成烧烫伤;电源线过长,若有儿童拉扯,可能导致热水洒出,从而造成烧烫伤;饮水机缺少童锁设计,儿童可能自行打开热水出水阀造成烧烫伤;电饭煲放在地面等位置煮饭,对靠近蒸汽口的儿童造成烧烫伤。

 

家长应禁止孩子在厨房玩耍,有的孩子不知道厨房的危险,经常出入厨房玩耍或者找食物,家长要及时教育。

受伤了如何处理

 

如果孩子在厨房受伤了,应该怎么处理?如果孩子被刀具割伤、划伤,不论伤口大小、深浅,都要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口处理正确,能使其迅速愈合;反之,可能化脓感染,经久不愈,甚至引发全身感染、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危及生命。

 

简单快速处理伤口需要:碘伏消毒、加压止血、快速就医。其中,伤口包扎时要做到“快、准、轻、牢”:动作迅速敏捷;部位准确、严密;动作要轻,不碰伤口;包扎牢靠,松紧适当。

 

孩子万一被烧烫伤了,该怎样处理呢?记住五字诀:冲、脱、泡、盖、送。

 

立即将烫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或用流动的冷水冲洗20~30分钟(如果烫伤面积非常大,不宜超过20分钟)。如果烫伤部位在脸上,就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冷敷,毛巾要不断更换。注意不要挑破水疱。

 

在水中小心地脱去受伤部位的衣服,如有必要可以直接用剪刀剪开。如果衣服粘在伤口上,千万不要用力撕扯。

 

泡在冷水里半小时,可缓解疼痛,减轻烫伤程度。冬季时水温不宜过冷,时间也不宜过长,可以将“泡”换成敷冷毛巾,边敷边送医院。

 

用一块无菌纱布轻轻盖住烫伤的部位。如果家里没有无菌纱布,也可以用清洁、干燥的棉布、床单。

 

经过冷疗(冷水冲)后,立刻送医。送医过程中注意孩子保暖,防止体温过低。

03

仰头塞纸?流鼻血不该这样

仰头存在误吸风险

 

孩子流鼻血,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让孩子仰头或是往鼻孔里塞卫生纸。殊不知,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可取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寇巍指出,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流鼻血时仰起头,血就不会滴出来,但其实这样做容易让血液流到喉咙,存在误吸的危险,反倒加重了鼻出血并发症的风险。

 

为什么也不建议塞卫生纸呢?一是不卫生,第二,它表面非常粗糙,孩子鼻黏膜娇嫩,如果用粗糙的卫生纸用力填压,可以导致鼻腔黏膜受到二次损伤,加重孩子的鼻出血。

 

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和孩子首先都要镇定,千万别惊慌失措。家长可让孩子坐起来,身体略微前倾,用食指和拇指捏住孩子鼻翼上端,将出血一侧的鼻翼推向鼻中隔,持续压迫5分钟左右,大多数出血就可以止住了。如果这样的方式止血效果不好,可以考虑使用一团医用或消毒过的棉花球对孩子的鼻孔进行填塞,再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向医生寻求进一步的帮助。

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孩子鼻出血往往有以下几类原因:

1.孩子可能正在发生急性的发热性疾病,尤其是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高热可能导致孩子的鼻腔黏膜急性充血肿胀,进而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2.一些外伤也可能导致鼻出血,因为当孩子出现撞击、跌伤时,鼻子首当其冲,在剧烈的冲击下,鼻腔黏膜的血管就可能发生破裂或者出血。

 

3.有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孩子,因为鼻痒鼻塞等症状,往往会情不自禁用手去挖鼻,这种方式既不卫生,又易致鼻出血。

 

4.还有的孩子误将电池、塑料玩具等“小物件”放进鼻腔,我们将之称为“鼻腔异物”,也可能导致鼻腔粘膜感染糜烂而出血。

 

需要警惕的是,如果孩子反复或是大量鼻出血,要当心其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的疾病,例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偶尔一次少量流鼻血不用太担心,如果是经常性出现出鼻血或者出鼻血的量较大,则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相应检查,明确出血原因。

防范孩子鼻出血牢记5点

 

1.在春天干燥季节中,可以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往鼻腔滴入石蜡油滴保持湿润,预防鼻出血;

 

2.纠正孩子挑食的习惯,一定要让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

 

3.纠正孩子挖鼻、揉鼻、好奇放置异物等易导致黏膜损伤的不良习惯;

 

4.控制孩子剧烈活动,尽量避免鼻外伤;

 

5.预防呼吸道疾病,避免疾病致使鼻腔黏膜血管充血肿胀。

上一篇:餐厅(馆) 新冠肺炎防控技术指南
下一篇:最大限度降低院内感染发生风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